第(1/3)页 陆沅猜到姜宁是去王大娘家打听私塾的事情了。 平常他们并不多关心,可这回不一样。 他们很想知道,为啥陆家村的私塾变成了油布棚子。 姜宁没先跟他们说私塾的事情,而是问起了学业。 从送他们去于先生那读书后,姜宁就没再打听过什么。 总归这三个崽子要是有什么问题,于先生会找她的。 既然于先生没找,那就是没问题。 这还是姜宁第一次问他们的学业。 “已经学完三字经了,现在正在学千字文,也快学完了。”陆盛说道。 “你们学这么快吗?” 姜宁有些惊讶,毕竟他们可是从没读过书认过字的。 这才多久,三字经就那么多字,更别说千字文了。 “是啊娘,于先生也说我们学得快呢。”陆沅脸上很是骄傲。 陆平跟他们解释了下,姜宁才知道他们学这么快,都是因为眼前的三个崽子是卷王。 三个崽子都知道念书的机会来之不易,自然是十分珍惜,生怕白白浪费了姜宁的心意。 学习热情特别高涨,每次于先生查验都能顺利过关。 这般情况,把于家的两个孩子也给卷起来了。 “于先生说特别高兴来的是我们三个,若是旁人不一定会有这个效果。” 陆平如今懂了些人情世故,知道于先生为什么开心来的是他们。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带动了于家两个孩子的学习,不然肯定早把他们赶走了。 只有这般努力,哪怕只能学一个上午,却比其他学一天的进度还快。 “是啊是啊娘,于先生悄悄跟我们说,之前还得撵着于小哥学呢,现在自己个抱着书读,听陆姨说每天都学到很晚呢。” “是啊娘,宜年哥哥可好了,一点都没有因为这个事排挤我们,还主动给了我们之前他练字的字帖呢。” 陆盛也跟着补充道。 “我知道,那个字帖是于先生小时候启蒙用的,我们怕于先生不高兴没敢用,后来于先生知道了特意又给了我们。” 姜宁不禁为于家俩孩子心中点蜡。 若是一个卷王也就罢了,可她家是三个。 只怕于先生有多开心,于家俩孩子就有多伤心吧。 她记得之前找于先生商量让孩子跟着他念书那天,于宜年还被打了。 “你们学这么快,字都记住了吗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