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5章 孔丘里士多德-《五胡之血时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此话中的‘法’,可不是后世的‘法制’或者‘法治’,那都是另外一种东西。

    孔威所说的‘法’,就是韩非主张的法家之道。

    自从汉初黄老无为治国,再到宣帝王道霸道杂糅之后,如今的魏晋已经社会全都是变成了儒家经学的传入。

    当初的法家,早已经由汉末人人喊打,变成了更加可怜的被遗忘了。

    “法家之道,自然也有其用处!”

    对于这其中的道理,刘预自然是非常明白的,但是如今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,都是儒家占据主导,要是刘预惹出来一个任用法家的说法。

    只怕不仅是那些高门大族要重新站队,就连那些被任用的寒门士人也会打退堂鼓。

    毕竟,他们虽然都是寒门,但他们的心中却都是以儒家正派传人自居,绝对不会承认是什么法家之道的。

    就连由儒家化法家的鼻祖人物-荀子,其后世的所有后裔,也即是大士族颍川荀氏,可都是以儒家贤人标榜荀子的,从来没有一个人鼓吹荀子是法家鼻祖。

    要是这么鼓吹的话,就如同二十一世纪,某个治国大党以希画家的传人自居一般,那可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。

    “不过,这个政令乃是衍圣公想出来的,怎么可能沾什么法家之道?”

    “衍圣公乃是圣贤之后,所依据者,自然都是圣贤的教化!”

    “孔圣的经义,自然就是这么教化的。”

    刘预随即就是一通鼓吹,几乎把孔威炮制的这些断高门大族妄想的办法,全都给一一找到了儒家的根据和出处。

    听到刘预的这一通话后,孔威就是一阵迷惘。

    自从两汉之后,所有的儒家经典的诗书礼等典籍的注释权力,其实全都掌握在了世家大族手中。

    也即是说,圣人的微言大义如何解答,如何运用,可全都是世家大族的名士们来掌握着。

    这就是妥妥的占据了舆论和道义的制高点。

    倒是孔子直系后裔的鲁国孔氏,反而沦落到了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境地。

    哪怕后世隋唐时代,孔氏的地位有了极大提高,也还是不能和这些人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随即,孔威又是一阵脸红,要是他真如刘预描述的这般,也不至于在鲁国种地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圣人之道,臣还没有研学明白,还不甚清楚。”

    孔威忙不迭的解释道。

    要是他敢出去胡乱解释儒家的经典,绝对会被人唾骂到死,就算你是孔子后裔也不行。

    不过,刘预却是丝毫不顾忌这些。

    他非常认真的板起脸,然后说道。

    “卿不必如此谦虚,这些话可都是有根有据的!”

    “啊,陛下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孔威想着,我可从来没有看到我家祖先说过什么法家之道啊,法家之道比儒家晚了两百年,我家祖先就是抄袭,也找不到地方去抄袭啊。

    “当然是你家的家传之学啊!”刘预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啊,家传之学?”

    孔威忽然感到一阵不祥的预感。

    他的祖宗孔子去世的时候,唯一的儿子孔鲤还没有得到什么真传呢。

    孔鲤后来的学问,可都是由孔子的弟子传授的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孔子的儒学的真正传入,其实是孔子的弟子,而不是他的儿子。

    “孔卿乃是世居鲁国,家中的藏书阁总是有吧?”刘预问道。

    孔威立刻躬身道,“逾制之物,不敢私筑!并未有藏书阁。”

    刘预不禁有些失望,孔威这一脉已经和刘皇叔一样穷得卖草鞋了,‘阁’的确没有。

    “那藏书的岩穴?”刘预并不放弃。

    “呃,威寡闻,并未听先辈提起过此事。”孔威已经猜到刘预要干什么了,后背的冷汗不禁流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那就是这个了!”

    刘预抚掌笑道。

    “圣贤之家,怎么能没有几个珍藏的经学呢?”

    “从今以后,不管孔卿说什么,可都是有家传的经学依据的。谁要是不服气,那就让他来找朕,朕就赐他十本八本的先圣遗经!”

    孔威这时候已经瞠目结舌了。

    “先圣遗经。。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