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定亲后自然要讨论成亲的日子,毕竟宋夏和王月二人的年纪都不小了。 但因为宋秋二月就要去参加县试,所以宋夏二人的婚期定是要向后推的,对此吴家人自然没有意见。 而且他们也是今天才知入学不过三年的宋秋竟然可以去参加县试,这说明什么?说明这孩子的才学了得啊! 世人最是推崇读书人,即便宋秋也不过才十一岁,但吴家人看着他的目光已经带了敬意。 宋吴两家这边笑语晏晏,不远处的刘大山家却争执不断。 看了一场热闹的杨兰心里憋闷的很,前阵子她和刘大山刚办过婚礼。 不过因为两人的事并不光彩也只是摆了两桌,当时刘家亲族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没给她好脸色看。 而刘大山这么多年赚的银钱大部分都给了刘盼弟,他手里并没有多少余钱。 成亲前她央着刘大山给她买了一身新衣裙和一支绞丝银钗,就这儿也让她出了好一阵风头。 本来她挺得意的,可今天看了宋家给王月的聘礼她心里却堵的紧,原本那些东西都该是她的,越想她心里越恨宋春。 回到家又看到刘大山躺在床上睡闲觉,她火气更大。 “睡睡睡,就知道睡,都快吃不上饭了就知道躺尸。” 刘大山被惊醒,心里有些不高兴,是他不想出去赚钱吗?码头的活计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,他为了照顾她耽误了这么长时间的工,人家自然找了新的搬工。 “明天我就出去找活干,饿不着你。” 杨兰哼了声,脸上还是不快的很,“指着码头挣的那点子银钱能干什么?你看看人宋家大郎,在码头做生意赚了不少银钱,今天去吴家下聘只聘金就给了八两八钱哪。” “哪像我啥啥没有,想穿身新衣服还得死皮赖脸的跟你要。” 刘大山锁紧眉头,他跟宋家哪里比得起,宋小娘子是个能干的,码头的人谁不夸她一句“生财有道”。 可看着气鼓鼓的杨兰,刘大山不想两人再发生争吵,只能咽下自己要说的话。 “我就这么大能耐你又不是不知道,我不会做生意就会扛包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