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钟楼的久远轶闻-《少姝的山水》
第(2/3)页
——在让人恐惧的哗啦巨响之下,少妍叫了一声,吓得捂住双眼,此与同时,少姝则一下子握紧了拳头,低语呢喃:“不会吧……”
顷刻间,铁水上冒起了一股青烟,待那铁匠明白过来,为时已晚,怕是连块骨头渣也捞不上来了。
眼看着心爱的女儿化成了铁水,铁匠悲痛欲绝,捶胸顿足,哭着哭着,想起了女儿最后的吩咐,只好含着热泪,继续铸钟……钟造好了,他回到家中,与老妻抱在一起,哀哀痛哭,再也没顾上管那口钟。
有位农户来取预订的铁犁铧,瞧见了金光闪闪、青里透紫、紫里泛红的大钟,十分新奇,便用手指轻轻地弹了一下,不料,雄厚的钟声居然悠悠扬扬地传出去好几里远。
铁匠这才大惊失色,举起锤子敲打了一下,那钟声余音不绝,直响出去一二十里。
工期已届,这口大钟便被移至了庙中,从此香火更旺了。
为了祭奠女儿,老两口为她塑了一尊泥像,乡亲们纷纷捐资,给她修了一座庙,取名“炉神庙”,世代受人祈拜至今。
(义棠炉神庙的记载:源于当地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,铁钟原是为唐太宗敕建之名刹宏济寺而铸。《介休民间故事》中收录,采录时间为1987年4月,讲述者顺城关村民朱立功。)
随着舞台落幕,解说就此而止,蛙曲唱响,由低到高,音若呜咽,期期艾艾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,仿佛有诉说不完的衷情……
小鼠们谢幕完毕,终于敢发声了,齐声唧唧歪歪,交头接耳,仿佛为它们自己庆功。
“演的多么感人啊。”少妍两手托腮,双目晶莹,明显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难以自拔。
少姝默默地垂下双眸,轻不可闻的叹惋了一声。
有别于小老鼠们发出的吱吱声,有嘤嘤的低泣打他们身后传来。
“我说珐花姑娘呀,你总不能看一回就哭一回吧,之前看《曹娥》的时候就两眼红通通。”董货郎语气有些为难,冲着店门方向招了招手。
(曹娥:东汉时期著名孝女,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,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“曹娥庙”,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“曹娥镇”,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“曹娥江”。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记载:“孝女曹娥者,会稽上虞人也。父盱,能弦歌,为巫祝。汉安二年五月五日,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,溺死,不得尸骸。娥年十四,乃沿江号哭,昼夜不绝声,旬有七日,遂投江而死。至元嘉元年,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,为立碑焉。”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,“因天人相应而立,孕人文精神而丰”,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,历史上这一天影响最大的有三位:屈原、伍子胥和曹娥,而这三位的去世原因都跟水和五月初五有关,死后都被后人追思礼赞。)
少姝一愣,忙回头,身后真真确确站着珐花,脸上的泪珠还在簌簌往下掉。
少妍先起身,亲亲热热地拉她坐下,一边递上帕子一边温语劝解:“珐花年纪小些,又心性良善,故此多愁善感也是有的,快不要难过了啊。”
董货郎收拾着自己的家伙什,琢磨出个主意:“看样子,下回得搜罗点贝壳蟹爪出来,上演一出哪吒闹海,准保你看完喜笑颜开!”
珐花微笑称谢,嘴角轻轻地翘动起来,眸子里却无欢容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