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“我”终究是“我”-《少姝的山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(“君子不重则不威”句:出自《论语·学而篇》,意思是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自持,就没有威严,即使读书,所学也不会牢固。)

    “嗯,仿佛翻找遗失掉的碎片,再用心拼凑齐整,姐姐讲得有趣,经事识人,好似不断在寻幽探胜了。”少姝连连点头,听入心了。

    “话说回来,一个人是否真正革面洗心,除了他自己,谁又敢作保呢?譬如那身陷传言的贾公子——”少妍疑信参半。

    “如是人心底坦荡,又何需找人作保?就算有作保之人,又如何可轻信?”少婵连连反诘,意指此问乃闲心之举,以作为长姐的特有责任感和机敏心思敲打了一下少妍,同时给与引导。

    少妍抿嘴不语了,唇角形成了陷入纠结中的浅浅褶皱。

    “他为人如何,过往前途又怎样,该操心的,还是馆中授学育人的郭先生,到底同咱们也没什么相干。” 少姝清清嗓,老神在在地说了一通,又像为不知所措的少妍解了围。

    “这个——”闻言,少妍反而无端结巴了半天,少婵从旁看着,实在没忍住,低头笑了。

    “咳,”少妍讪讪地,双手胡乱一挥,“我提这些个也没别的意思。都道你机灵,不过,山上的日子自在无拘,经见的品类繁杂,只白嘱咐一声,觉得你该多少知道些罢了。”

    就这样,关于贾家的话题到此为止。

    在越发浓郁的暮色中,一行人欢声笑语,舒徐慷慨,迤逦向前。

    话说贾飏带着阿真,两骑并辔急急驰驱,约莫半个时辰后,回到了县衙府邸,他即刻换了外衣,往内室告知父母。

    县衙后院,树影入槛,夜色侵轩,十分静雅宁谧。

    隔着院墙,能听到已届一更三点(近晚上八时半)的隐隐暮鼓,忽置身日常,山上的点滴感受在他心头飞也般凉过,越发有如梦幻,飘忽远去了。

    快步打帘入室,贾飏见父母向东而坐,品尝着盘中瓜果,斜斜地看向窗边新开的夹竹桃,似在低语闲谈。

    “儿子回来了。”刘氏当即展露出踏实安乐的笑容,“在念叨你呢,天已擦黑,还不见人影。”

    贾飏上前一一禀明,方才坐下。

    “唔,尽兴而归,”自知儿子是性情中人,喜怒皆形于色,贾敏求凝眸端祥,但见他两颊残存几丝绯红,较平日更显神采斐然,便心填怡悦,乐呵呵点头道,“可见这一趟没有白走,酒逢知己,诚为乐事也。”

    “孩儿自不消说,不过,今日咱们家里最情惬意足的,理当是得晤挚交的父亲大人才对。”贾飏尚自忘形,思绪明敏,语速如飞,他亦留意父亲姿容,其松泛宽舒,非平日悬心公务之态可比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