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威尼斯影评人周刊也在这天发布,今年23部参赛且入围的影片,他们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点评跟打分。 周刊发布,李艺书还不知道。 因为他这几天很忙,每天都要接待那些来观影的影评人跟片商。 那名日本片商田中一郎很看好这部电影,给出了20万美元的价格,要买下这部电影在日本的版权。 对比电影制片费,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。 除了这名日本片商外,还有不少欧洲片商,以及那两位北美片商麦克跟托马斯,都在跟他谈版权。 对此李艺书自然是尽量拖延,想着等到电影节闭幕之后再谈。 这要是真能获奖,哪怕只是一个小奖,那电影版权的价格也能一路飙升。 对于能多赚钱的事,李艺书自然是积极的很。 “艺书,你快来看,亚伯拉罕主席写了关于你的影评!” 还在李艺书思虑版权交易的时候,巩丽火急火燎的跑到了展厅门口,手上拿着一份周刊。 嗯? 李艺书刚想询问,就见巩丽拿着一张纸条,开始朗读起来。 她的英文还只能用来简单的口语交流,看是看不懂的,纸条上的内容是她找翻译帮忙周刊的。 “在遥远东方,有那样一座大山……” “而这部应该《山中的邮递员》的影片,就是勾起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家乡……” “在文章的最后,套用那位年轻导演跟我说的那番话:我想每个人心里,都有一座无法放下,也回不去的叫做“从前”的家乡。” “我想说;是的,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无法放下,也回不去的家乡!” 李艺书心里一喜,看来那位影评人主席是真的喜欢自己这部电影,居然整篇文章都在夸而没有一点批判。 巩丽满脸喜色,“艺书,看来这回你拿奖是十拿九稳了!” “可能吧,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奖了。” 李艺书自然是希望能得金狮奖,但是这一届的竞争对手有点多,不过这国际影评人周单元的奖项,他应该是能拿下一两个的。 “要拿,咱就拿大奖,自然得是金狮奖!” 面对巩丽的豪情状语,李艺书笑着反问一句:“我拿金狮奖,那张导呢?” “他?” 巩丽皱着眉头道:“我有一种预感,这次张导他可能拿不到金狮奖。” “啊?”李艺书错愕的看了她一眼。 真别说,巩丽的预感还挺准。 李艺书没记错的话,今年张一谋只拿了个银狮奖。 至于金狮奖是谁,他还真没在意过。 因为大部分人只会记住自己国家获奖的影片。 第(2/3)页